祭岱_山河望断(雍正)
阅书小说网 > 山河望断(雍正) > 祭岱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祭岱

  康熙醒后,就挨个宣了一众大臣,不知他如何说法,胤禛也没有去猜,跑去看了看小五,给二哥回了封信交代一下情况,便重新回复了往日生活,只不过,他发现自此明珠看他的眼神总隐隐有些复杂,不过……胤禛苦笑……这实在是自己自找的啊。

  若说担心,他倒是为明日汗阿玛祭祀泰山担心的多些。就阿玛现在的身体状况,人虽然醒了,烧到底还未能褪尽,根本使不上半分力气,也就勉强靠在榻上……哎,到时候銮舆上去,只好吩咐人好生照料了,总不能……

  看着手里好不搭调的玩意儿,胤禛的小脸皱成一团。

  “四哥,阿玛病好了没有?”胤祺一见他就用满洲话黏黏糊糊秃噜出一长串,带着小孩子特有的腔调,“什么时候能上路啊,这儿什么玩的都没有。”

  “……!”胤禛脑仁儿一疼,但因为刚放松下来,也就难得没有拿着腔教训他,“阿玛已经好了,再走一天就能到了,忍着点。别胡说。”

  “真的?!太好了!”胤祺一听,立刻蹦了起来,拽着胤禛袖口又蹦又跳,半点看不出来刚刚病好的样子,“四哥我要去看阿玛,把这些花送给他,我亲手摘下来的!”

  胤禛怕他过去,刚好的又把病气染回来了,父子俩互相折腾,用尽全力又抱又拉地拦下像个小马驹儿一样蹦跶的弟弟,觉得脑袋要炸了,这哄孩子真不是人干的事儿,当年怎么把十三带大的呀?

  “那好,我明天再去,但四哥帮我把礼物送给汗阿玛!”

  “好好好,我送我送。”

  “给四爷请安,可巧儿,皇上正找您呢。”

  “说什么?”

  “什么都没说,就说让您进去,有事儿。”

  “知道了,去。”

  胤禛迎面就遇上来找他的小太监,看样子也不像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,整理袖口衣襟,把这几日的事又迅速回顾了一遍,才进去,请了安叫了起打眼儿就看见阿玛满面潮红强撑着几案靠着,李德全手上垫着帕子在旁边扶着。

  见招手叫他,连忙过去替了李德全扶着自家阿玛,仗着自己小,按住拿奏折的手劝,“阿玛,龙体要紧,您这才刚康健点儿,又连着见了几拨人,先歇歇。”

  “胡说!顾八代没教过你‘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’?!”

  胤禛无语,他早就颇有怨念他皇父顶着仁君稳重的名头,实际上倒跟他儿子差不多的喜怒无常,就好翻脸教训人,还好他早就习惯了,倒也不如何畏惧,更何况现在阿玛只是说说,并没有真的生气,他也就不搭茬,陪着笑脸抚胸顺气的讨个好。

  皇上果然哼了一声算,不再追究,却没让他扶着躺下,看他坐的费劲的不行,胤禛只得随手再给他塞个垫子。

  “刚才手里拿的什么?”

  “啊?哦……”胤禛满眼无可奈何,“小五非让儿臣带进来的,说是亲手扎的花,要给阿玛当礼物。”

  康熙看着那团揉的乱七八糟的勉强辨别出模样的“花儿”,心里好笑,又暖化了。

  “朕有多久没教你练过字了?”就这样笑着,康熙忽然莫名其妙问了句,声音还是虚得很。

  胤禛简直莫名其妙,您本身就没教过我几次呀,心想不会是字写太好让阿玛吃味儿了?还是装着孩子气委委屈屈接话:“您都两年没带过儿子了……”

  “是吗,那阿玛今儿再给你当一回先生,”康熙依在他身上笑,招呼着人,“笔墨。”

  胤禛不明其意地抓着笔杆,康熙连他的小手和笔杆一起轻轻握着牵引,看着是康熙龙飞凤舞,实际却是胤禛出力在写,挥笔而就,“普照乾坤。”

  待用了印,胤禛无力的想着后世看见的那什么粥里人和人挤着互相参观的景象,这副由父子二人共同执笔的字往泰山上一刻还不得吸多少银子啊……一边吐槽,又一边略微生出些模糊的想法,却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,汗阿玛不会是要……

  “胤禛明日代朕祭天去……”康熙已经实在支撑不住,躺了下去,闭了半天眼,只扭头看了一眼儿子,轻轻说出这石破天惊的话来。

  “阿玛……”

  胤禛真的是怔住了,他虽已猜到,但这话说出来还是有些惊人。虽说皇父抱恙,而此事又确实不便由大臣代行,可要知道,这不比十三那次,江南已稳,泰山也享了他大清众多祭品,十三是小阿哥,再受宠幸也不太招忌讳。如今这情景,风和日丽,诸事顺遂还好说,一旦有个差池,可就……

  “怎么,不敢?”

  康熙就那样看着他,像要直接看进他心里去,薄唇轻启,让他一个激灵,这轻轻一问,再看着皇父那张憔悴的脸,竟让他涌起江山由我的万千豪气来,郑重回望,用力握了握康熙的手,目光炯炯,落地成声:

  “请,阿玛,放心。”

  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初十,壬寅。

  上至泰安州,命皇四子代祭泰山。日方午,皇四子乘马进红门,行里许,步行蹑蹬而上,皇子少,左右欲劝,目而阻之。行四十里,汗流浃背,步不易距,躯不动摇,而神色雍然。

  哺,登岭,于昭真宫天仙殿行礼。又东北上数百步,至东岳庙,行礼。又西北上百余步,至玉皇宫,行礼,是为泰山极顶。又东至秦观峰及孔子小天下处。东南至日观峰,代上赐御书《普照乾坤》,命建亭悬额。薄暮,回至行宫。

  伏惟《汉书》所载,武帝登泰山,无风无灾,史策记之以为盛世。今我皇子承上命所及,名山望幸,登降上下,天色晴霁,和气四塞,百灵孝顺,神人胥悦。父老乡党,观之皇子,岁在冲龄,眉目清朗,代父行事,神态怡然端肃,日照衣帛,有如神明起降,皆所歆慕,山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。过于三朝者远矣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009.cc。阅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s00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